查看原文
其他

拓思路、促转型,“绿色风光”海上来 | 以学促干建新功⑤

CNOOC 中国海油 2023-09-28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行走于祖国南粤大地

绵绵青山

悠悠绿水

令人流连忘返

航运业节能低碳泛起阵阵涟漪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已累计完成LNG(液化天然气)船舶加注作业1000余船次,常态化运营运输船舶130余艘,大力推动船舶LNG加注模式创新。一个以“气化珠江”为起始点的绿色“航线”向前延展。


这仅是中国海油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一个缩影。中国海油党组在深入开展主题教育过程中,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大力加快油气开发生产全流程节能降耗和全产业链绿色转型,推动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融合发展,在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破解制约瓶颈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上半年,集团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同比下降4%,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3.2%,实现节能量25.2万吨标准煤,减碳量66.7万吨。


向绿而行、稳步推进,蓝色国土上一幅“绿色图景”正提速铺展。



拓展融合发展新思路

推动全流程绿色低碳转型


“天气好的时候,从平台就能看到‘大风车’。”文昌13-2平台的员工指着不远处巍然屹立在海中的风电平台对记者说。



就在一个多月以前,我国首座“双百”深远海浮式风电平台“海油观澜号”成功并入文昌油田群电网,开始为海上油气田群直接供电。在广袤无垠的深海上,海风带来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点亮海上平台。


截至目前,“海油观澜号”已经累计发电量达255万千瓦时,节省天然气85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碳排放量1816吨这一数字,彰显了海洋石油人推进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的坚定决心。



为什么“海油观澜号”的并网发电在海油人心中如此具有代表性意义?因为它是海上风电发展的一小步,却是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产业融合发展的一大步。“新能源与油气主业融合发展”是推动海上油气资源开发绿色转型的全新尝试,也是中国海油积极践行以主题教育成效推动绿色发展的实际行动。


为了解决风力发电不稳定、风力发电消纳成本高等制约问题,“海油观澜号”打造了“风电+气电+智慧电网”的一体化供电新模式,实现了风电与油田电能的统一控制和管理,为海洋油气电网直供电技术的发展和深远海海上风电能源管理与就地消纳提供了“海油样板”。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中国海油党组进一步系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绿色发展的重要论述,解放思想,勇于创新,聚焦转型的痛点、难点,深入调查研究,推动海上油气勘探开发全流程绿色低碳转型蹄疾步稳。


发布节能低碳统计指南,规范能耗和碳排放统计;制订更新改造计划,推动重点耗能设备能效整体提升;实施能效提升、余热利用、火炬气治理等节能减碳项目,启动全工作场景低碳化实施方案……一系列部署结出累累硕果。


6月,我国首个海上二氧化碳封存示范工程项目正式投用,海洋石油开采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被回注进入海底地层,在填补我国海上二氧化碳封存技术空白的同时,为大亚湾碳捕集、碳封存工作提供实践基础。



7月,中国海油首个陆地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牧光互补”40兆瓦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并网发电。项目采用“光伏+牧草种植+绿色养殖”结合的智能化并网发电方式,实现了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中国”建设贡献“新能源”解法。



最近,中国海油光储充一体化减碳项目即分布式光伏、电力储能及充电桩一体化碳减排示范项目一期工程在海油工程珠海建造场地成功并网发电。项目年均可节约标准煤近2100吨,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2.5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506吨,对推动粤港澳大湾区能源生产清洁化、能源消费电气化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说“海油观澜号”的投用是新能源与传统能源行业结合的有效尝试,是向全流程绿色生产迈进的一步,那么中国海油更具突破性的思考和实践还远不止这些。



“天然气+”思路串珠成链

产业链转型升级再提速


今年入伏,多地迎来炎炎酷暑,作为保障南方区域能源供应的主力军,中国海油多措并举提高供应能力,为迎峰度夏发挥能源央企“压舱石”作用。5月以来,中国海油累计向国内供应天然气125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8%;其中,向粤港澳大湾区供应天然气约53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1%。


在做好民生保供的同时,中国海油还在积极考虑天然气利用的新思路。


6月末,炎炎夏日中的盐城迎来了一场关于“冷”的别开生面的讨论——LNG冷能利用产业与技术论坛。



“冷能”,是这场论坛的关注焦点。在这场由中国海油主办的国内首个聚焦LNG冷能利用产业发展与技术专题的创新论坛上,专家学者和行业人士共话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共谋绿色发展的美好未来。


以主题教育专题调研为契机,中国海油加快推进“天然气+”的构想从蓝图走向现实,也进一步创造性地回答了新能源融合发展所带来的裂变。“LNG冷能利用产业与技术论坛”就是这场“天然气+”转型布局的一个侧面。除冷能孕生的液态空气储能、冷水养殖、新型蓄冷材料等技术以外,天然气+氦、天然气+氢等各种各样的“+思路”也应运而生。


“增强CCUS应用也会将天然气产业链继续延长。燃气电厂将不再是能源生产最末端,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碳可以投入到驱油提高采收率等用途中,拓展现有产业链,实现‘变废为宝’。”气电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电力与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秦锋说。



依托“天然气+”新思路,以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为抓手,中国海油正在打造以天然气为核心的集冷、热、电、气、氢、氦、碳为一体的“天然气+”清洁能源综合供应体系。天然气产业链的增强、升级、协同和融合正在聚集越来越多的能源行业裂变可能。



每一次新的尝试,都在加速推动整条产业链的延展和拓宽,为绿色发展转型升级贡献“海油智慧”。中国海油正在实践中行稳致远,以切实可靠的行动、砥砺奋进的精神和敢为人先的创新创造海洋石油工业的“绿色牧歌”。


更多推荐



文字 | 陈熠文

图片 | 中国海油新闻中心

制作 | 陈智健

责任编辑 | 刘建坤

监制 | 张宗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